质量认证促进国际贸易论坛专题研讨之“后疫情时代合格评定促进贸易便利化”

9月6日,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 质量认证促进国际贸易论坛在京召开。论坛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技术性贸易措施,围绕服务合格评定促进贸易便利化措施、合格评

9月6日,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 质量认证促进国际贸易论坛在京召开。论坛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技术性贸易措施,围绕服务合格评定促进贸易便利化措施、合格评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本期内容旨在对专题研讨二:“后疫情时代合格评定促进贸易便利化”专家观点进行总结并分享。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姚雷(主持人)

本议题围绕疫情影响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合格评定工作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往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理论、实践层面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新形势下,合格评定工作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但机遇更大,发展的空间更大,作用将更加凸显。合格评定以技术、规则、标准为支撑,在生产、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建立起了信任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基础性制度。合格评定工作既受未来不确定性的影响,也是解决未来不确定性的重要途径。合格评定行业要大力开展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新业态等重点工作,进行数字化转型,持续强化标准联通的能力、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融合发展综合服务的能力、互联互通服务贸易的能力。从业机构要加强合作,内外联通,形成发展合力。

英标管理体系认证(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张翼翔

BSI在历史上对国际标准化做出了贡献,通过认证和培训助力中国企业应用标准快速发展、促进了贸易便利化。

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同时也可以转化为机会。比如:疫情促使了新的办公场所卫生和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发布、远程办公和数字化转型促使社会对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供应链安全和业务连续性等标准和合规评定的重视,远程审核的应用和有效性提升、线上培训模式发展等。

后疫情时代,国际贸易环境愈加复杂,大家需要关注新的国际标准应用和加强国际互认,例如碳管理、合规管理、隐私保护、反商业贿赂等,以避免潜在的国际贸易壁垒。

总结:让合格评定服务好贸易便利化,关键是在建立区域产业特色或行业标准的同时,积极推动国际互认,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信任。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副总裁

吴航军

合格评定,不论是在前疫情,或后疫情时代,其实本质上都是促进了贸易的便利化,表现为:第一,合格评定是信心的赋予和积累,减低了贸易中的不确定性;第二:合格评定是标准的,规则是公开的,类似于度量衡的尺子,保证了其标准性和相对一致性;第三:合格评定能降低贸易当中更多技术考量细节,也避免了事无巨细的验证和符合,从而带来最大的便利

疫情时代确实骤然给正常的贸易带来了各种阻碍,包括生产和运营的终端,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商机,防疫物品需求的骤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贸易中对于合格评定的需求反而体现了合格评定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反过来再一次验证了合格评定带来的贸易便利性

a) 疫情恢复初期,企业复工复产,中国制造在防疫用品上体现了大国制造的底气

b)在数量和质量的平衡中,合格评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i.CE认证包括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

ii.国家认监委和市场监督总局对于认证检测行业快速实施合格评定开了不少绿灯,节假日加班加点,疫情影响人员流动就采取远程审核的形式。SGS在防疫产品的认证资格的快速建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后疫情时代是目前状况的一个延续,各种现实情况依然很复杂,不确实性很多。但是合格评定作为贸易便利性的支撑继续能发挥重要作用,当然合格评定和其他很多的产品标准,技术要求有类似型,部分也可以被看作贸易保护的一种类型,当我们面临机遇与挑战时,关键就是了解和认知使用它的意图。我们需要去正视这种情况,积极寻找有利的一面。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

曾广峰

目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质量强国的目标,做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等有关部署,政府也将大力推动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加强质量基础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理念、3060的目标的提出,也为合格评定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后疫情时代,中国是最早控制住疫情的国家,也是经济最早恢复的国家。在世界经济增速大幅减缓的大背景下,由于中国产业链比较完备,经济得到迅速恢复,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因此中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增长很重要的驱动力量是强劲的出口,这些出口的增长给一些国际大型的合格评定机构带来了很好的收益,相反国内的机构则获益甚微。目前中国的合格评定市场集中度不高,机构还存在“小、散、弱”的情况,还未能真正做强,具有较高国内国际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以及可提供全球服务的跨国性综合机构较少。虽然我们通过参与多、双边合作组织、区域合作等途径活跃在国际合格评定领域中,但合格评定结果认可度不够高、标准规则话语权仍需加强等瓶颈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特别是在国际化布局、供应链把控、品牌建设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中国合格评定机构走出去,一是需紧密结合国家整体战略及布局,根据市场的发展要求结合政府、行业、核心企业发展战略需求,在已有技术实力的基础上,围绕机构自身的强项继续深耕,通过打造核心竞争力做强做优做大,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融合提供技术支撑及“一站式”服务。二是需有全球化发展布局,真正走出国门需有长期的发展战略,组建国际化团队,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迅速发展壮大。三是需有国际特点+中国特色,即机构需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国际化的团队及人才,同时又结合中国特色,二者相互融合才能不断实现机构的高质量国际化发展。四是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合格评定机构仍需聚焦主业,继续做精做专。五是国有头部机构应勇担重任,承担起更多“走出去”的责任,提高机构的全球化服务能力,加速国际化发展、扩大国际影响力。

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傅青喜

合格评定在铁路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从国内看,检验检测认证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以及拉林铁路、智能京张等一系列标志性工程严把质量关,助推中国高铁服务贸易便利化。从国际看,为轨道交通出口企业、中老铁路等海外项目提供合格评定服务,避免重复检测,确保“三同”工程,提振质量信心。

虽然铁路产品合格评定在支持双循环、服务便利化方面都有积极表现,但受疫情、地缘政治、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也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在国际标准中体现中国元素,打破国际铁路准入技术壁垒;如何进一步推动国际互认,助力中国铁路走出去;如何适应新技术发展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合格评定助力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让轨道交通成为贸易便利化的质量基础设施。CRCC将继续坚持市场导向和需求导向,开展定制服务、“一站式”服务、“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综合服务,使企业增信心、帮用户更省心、令消费者安心、让监管方放心,努力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轨道交通技术机构。

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纪兵

在疫情期间,中国有机产业实现了逆增长。2020年有机产品市场销售额达到804亿元,较2019年增长18.6%;2020年有机码发放达到27亿枚,较2019年增长32%。有机认证成绩的取得与认证价值紧密相关。一是认证助力有机产品的高质量供给;二是认证助力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三是认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有机认证在促进贸易便利化方面也一直发挥着较好的作用。一是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认证机构加强能力建设,有1家机构通过美国、加拿大官方授权,1家机构通过日本官方授权,2家机构通过欧盟等效认可官方授权,1家机构通过IFOAM认可。中国认证机构能够自主按照国际有机标准开展认证,直接促进有机产品出口,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便利化,减少了贸易成本。疫情期间,中国有机产品共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是服务境外企业走进来。2020年,共有14家中国认证机构到境外开展中国有机认证,覆盖45个国家和地区。

在后疫情时代,有机认证应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继续发挥有机认证促进贸易便利化的作用。

全国ISO体系认证3999起、服务认证3999起【认监委可查】;AAA信用认证1499起、企业服务资质证书1499起【招标平台可查】;含官费含发票,联系陈工13416464383微信同号。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16464383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30-23:30

客服微信
微信扫一扫添加客服

微信扫一扫添加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