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一些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为借口,阻挠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建立了“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企业广泛开展ISO14001认证工作,不仅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更是企业自身获得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
背景。
全球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冰河缩小、海洋污染、淡水危机、土地沙化、酸雨频发、热带雨林面积急剧减少、动植物物种逐渐减少……这些无不向人们诉说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人类的家园——地球,它的环境在恶化,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破坏,最终会受到自然的报复。
一九七二年六月五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环境大会,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将每年的六月五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次会议不仅标志着世界范围内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已经形成了共识,也意味着实际行动的开始。自那以后,联合国环境机构举行了一系列会议,制定和签署了许多公约、协议。
20世纪80年代,由于社会各阶层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依法加强治理,许多企业主动改善环境绩效,到20世纪80年代已积累了不少环境管理经验。
一九九六年,ISO首次发布了关于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审核的5项标准,引起各国政府和业界的高度重视。截至1997年底,仅仅一年,全球1491家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到1998年底,这一数字已经达到5017家;到1999年底,通过认证的企业已经超过一万家。
我们国家对环境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已经颁布的五项标准,全部等同于国家标准,分别是:
GB/T17001-1996idt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和使用指南。
GB/T14848-1996idtISO14004环境管理系统原理、系统、支撑技术指南。
ISO14000认证。
GB/T1401-1996idtISO14010环境审核系统一般原理。
GB/T24011-1996idtISO14011环境审核体系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
GB/T14012-1996idtISO14012环境审核体系环境审查员资格要求。
而ISO14001则是该系列标准的核心内容,不仅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审核、评审以及其它ISO14000系列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ISO14000系列标准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该标准并非强制性,而是自愿采用。ISO14000系列标准借鉴了ISO9000标准的成功经验,使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可以适应各种不同地理、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各种类型、规模和规模。ISO14000系列标准与ISO9000标准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使得企业在采用ISO14000系列标准时,可以有效地与原有管理系统协调。在ISO14000系列标准中,“预防为先”是一种理念,它要求企业对污染进行预防,并将其付诸实践。不断改进是ISO14000系列标准的灵魂,组织通过实施标准,建立完善机制,在持续改进中实现自身对社会的承诺,最终达到提高环境绩效的目标。
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
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遵法、守法意识和环境法规的贯彻执行;
有助于调动企业主动防治环境污染,促进企业持续改善环境管理工作;
有助于推动节约资源和能源,使之达到合理利用;
它有助于实现各国对环境认证的双边和多边认证,消除技术贸易壁垒。
执行ISO14001标准是为了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变废为宝、减少环保支出、降低成本。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排放,促进废物回收利用,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避免罚款和排污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很多国家明确规定,生产企业必须通过ISO14001认证,不通过ISO14001认证,已成为企业在国内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及开展国际贸易的技术障碍,只有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才能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改善企业形象,降低环境风险,才能更好地占领国内外市场。
通过ISO14001认证,企业向良性、长期发展的要求,能有效促进企业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使企业走上良性、长远发展的道路。当前,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在全世界范围内,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每一个企业的责任,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可降低因污染事故或违法行为而引起的环境风险。促进企业获得优惠信贷和保险政策。
ISO14000系列标准从根本上是一套管理性质的标准。在工业发达国家,它是环境管理经验的结晶,制定国家标准时也考虑到各国的情况,尽量使标准能够普遍适用。
*ISO14001标准对企业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形象塑造,提升企业知名度。
推动企业自觉遵守环境法律法规。
鼓励企业在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考虑自身对环境的影响,以降低环境负荷。
让企业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
强化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
推动企业节能、废物再生利用、降低运营成本。
推动企业加强环境管理。